在生活逐漸開始被各種壓力入侵,不管是工作或是生活逐漸遇到瓶頸。每天走同樣的路回家,到同一家早餐店買漢堡跟奶茶,處理一成不變的事物,訂同一家的排骨便當,或是偶爾換個口味吃碗麵,假日偶爾出去玩,週末看場電影。生命力慢慢被消磨掉,開始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,與在這社會的意義。
旅行,就像是暫時拋開這一成不變的生活,放逐自己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裡,找尋失去的那些自我。揹著背包獨自一人旅行時,看到來自世界各國的人,不一樣的風景,開始跟自己的內心對話,重新發現自我的存在感,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。
旅行,對我來說,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。在N年前規劃希臘旅程開始,到後來獨自一個人行走埃及、約旦,甚至到泰北當半年的志工後,又瘋狂的買台單車踏上了為期67天的台灣環島之旅,更甚至於三年之間,在台灣搬了三個城市,家反而變成短暫休息的地方。
我去埃及看過金字塔、去希臘看過愛情海、去約旦看過佩特拉城,去泰國騎過大象,這些都存在照片裡,也留在回憶裡。但我也曾在埃及超市買了罐看起來像水的醋,在希臘喊了服務生「Sir」,在約旦的青年旅館裡不小心裡放了個屁,在泰北被當成凱子一樣狂削。但這些卻是回到家後,變成聊天時的笑話。
如果你擔心語言而無法成為背包客,你放心,世界語言絕對不會是英文,是肢體。我喜歡跟當地小販用「good, good, bad, bad」,哈拉一兩個小時,我喜歡看不懂菜單時亂點一通,吃到食物的驚喜,我喜歡走進他們的國家公園裡,欣賞他們的自然風景。我也喜歡住在青年旅社裡,跟一群來自世界各國的人聊天,聽他們用很重的口音講他們國家,與他們旅行時的感想。
旅行,沒那麼難,如果你喜歡接觸不同的人,揹個背包就可出發。如果你喜歡文化與歷史,到古蹟內找中文團,窩在旁邊就可以聽到四千年的歷史,如果你厭倦了每天的生活,那就~旅行吧。